学院动态

国际交流学院2名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研讨交流会学习小结

发布日期:2018-11-22 09:52:32   来源:国际交流学院   点击量:

一、基本情况

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办公室教师阮爱萍、汤驿于20181116日至20日赴西安参加由北京国育中培教育科技院主办的“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及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研讨交流会”,本次研讨交流会的主讲人来自西安文理学院的赵精兵教授,培训会旨在关注教师主体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将有效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课堂管理的沟通技巧,提升压力管理能力做幸福教师,通过丰富案例,开启思路,创建激情、智慧和欢乐课堂。

二、学习内容

四天培训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与MOOC设计思路与案例分析、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和现代教学艺术。

一、赵教授为学员解读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结合自身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倡从事教学科研各类工作的同时要健康、快乐、长寿。作为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做到“团队+系统+趋势”才能取得工作的成功,其中的“趋势”包含前瞻性、超前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要学会借用跨学科优势和特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建立起立体化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以致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而如今,教师面临一个强悍的对手,那就是媒体。具备以下五项品质是面对与战胜困难的关键:第一、具备工匠精神与服务意识,工匠精神最早的出处是源于瑞士军刀,即将自己的工作当作这一生唯一的活;第二、对工作充满热爱并保持愉悦的心情;第三、结合幽默、想象力与表演将教学艺术化、形象化;第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设备的支持;第五、保持健康的体魄与心态。

二、现代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处理好内容与形式“收”与“放”的关系,并保持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目前,高校教师在以下四个方面亟待提高:第一、吸引力,即延长学生听课的有意注意时间,导致学生注意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学习惰性、媒体冲击、就业艰难、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发展变化远远超出课改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打广告:在上课初始,创设新颖的形式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意义;(2)包装——时尚特色;(3)配方——精准而疗效有差异,因为学生所认为的学习重点不一定是老师设定的重点;(4)工艺——精湛的教学技能技巧,即教学艺术。第二、表现力,即教学模式与叙事方式的改变,善于搜集使用优秀短视频,讲解知识点时要选择恰当的例子(赵老师以毕加索的管道工的例子引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价值观的概念;以买冷饮要选择吃贵的还是便宜的这个例子引出生长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对金钱的态度;《走掉的那趟车》,不追肯定追不上,人生就要积极进取,追—人生观)你也许根本不是尺度或标准,教无定法、教海无涯、处处留意皆教学,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第三、说服力,学会“洗课”,即备课前,要对整个教学周期的课堂安排和教学设计有整体的规划,前后知识点要相互衔接,理清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融会贯通地讲解,做到简约朴实高效,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深刻化,通过案例和小故事来表现大道理和大智慧。“四讲”:讲精,如翻转课堂模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先预习、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带着问题上课、讲透、讲活和讲会。第四、感染力,教师需做到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课前下苦准备、课中给力上课、课后及时反思并做好教学后记,把本堂课发挥得好和发挥不好的地方做及时的记录,为的是回家路上图个心安,这也是对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

三、“路径依赖”的惯性作用,即传统、保守、守旧、习惯惯性、思维定势(思维惯性)——功能固定化。如今,随着第一批00后步入大学,我们的授课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功能固定化是影响教师发展创新的阻碍,所以对课堂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第一、选择性,丰富课堂互动的形式,如补充与课程相关的短视频,运用多媒体教学等;第二、多样性,要适时变换课堂的组织形式;第三、灵活性,课前备课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方方面面,懂得灵活调节备课的内容,但不能生硬地增改,而应自然并且与备课保持一致。打个比方,为客人提前点的菜不一定合大家的胃口,所以根据客人喜欢可以及时更换菜肴;第四、艺术性,如朗诵、口技、方言、演讲、辩论、舞蹈、乐器演奏、歌唱等形式;第五、时代性,即具有冲击颠覆刻板印象,震撼并唤醒师生对知识的探究;第六、创造性,雨果说过:“已经的创造与即将发生的创造相比微不足道”,所以更有价值的是你还没见过的。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四大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即培养自身创新意识、扩大创新知识广泛性并提升创新技能的精湛性。

四、从信息化手段促进下的教与学模式变革与创新出发,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及本质特征、混合课程模式的选择及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的MOOC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程设计与建设的思路以及案例分析。好课的一级指标是真诚、丰富和深刻。讲课内容与形式应有针对性,比如,以问题为中心或主线授课具有针对性,节省课时,效果良好,所以教师需加强重点、难点、社会热点等方面的分析;具有时效性与时代性;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如采用茶话式教学,更体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温馨和自然,面部表情丰富亲切,还有感召力,以唤醒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五、现代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的魅力在于——出乎意料、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格调高雅、随心所欲、人琴合一;主讲老师通过自身感悟、体验、示范和引领,阐明和展示创造性的个性教学风格、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目前教学的吸引力、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体现教师的精、气、神一体,情、韵、魂于一身。讲课时,教师的语言表达应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的反映,即课堂效果应追求三声:笑声、掌声和惊讶声;教师的教学、知识与研究应遵循三实原则,即真实(最美的课堂莫过于本色感染)、朴实与扎实(如曾国藩);课堂选用的例子需具备九个特征:科学性(客观真实)、思想性(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典型性、趣味性、多样性、启发性、思考性、易懂性、情感性、形象性(表演性)。而最吸引学生的例子则是教师的亲身经历,要注意的是讲故事和例子要语速偏快,杜绝流水账。

举例示范:

1)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特征的例子:回形针有亿万种用法,因为它可以形成不同国家的文字或者运算;

2)具有趣味性特征的例子:黑胖理论

3哈佛大学学生走路很快的例子: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业余时间的利用;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做事的速度;人最可贵的是节制(陈道明)。

4断剑之痛:该年轻人毙命的原因是,保守守旧(观念或理念陈旧),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传统的好方法现在不一定适用,过时了,如貂皮大衣);自以为是(固执、自满、自傲、自恋)。

现代教学艺术是指愉快和高效,美学将成为未来的教育学,师生学习的境界“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会学会”。教育的美在于没有教育的痕迹,学生没有感觉到受教育却受到了终身受益的教育。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但是,表演性教学适合适度,同时,表演不能脱离内容,要紧扣教学内容,体现自身特长。

1)艺术的魅力:出乎意料、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格调高雅。

2)艺术是感受、构思与表现,教学是准备、设计与表达,所以艺术和教育是不分家的。

3)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审美特征。

4)内在美是备课,外在美是教学艺术,两者有机结合才是真美。

5)教学的十种美:内容美、情趣美(幽默教学的特点:机智、娱乐、教育性,笑过之后往往是长时间的思考)、方法美、结构美、语言美、思维美、人格美、教态美、学生美、师生关系和谐美。

六、创新意识。引用习近平的话:“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樊代明院士说过,“一直一直向前走,否定否定到永远”。高智商并不等于高创造,原生态自然美也许是美的,但不一定是最美的。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地打造、打磨和美容,将常态课上成公开课的效果。

1)创造的基本要素:自信、勇敢和坚毅

2)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是天赋、实践和训练;

3)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

4)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就是赢家。

5)影响创造力的障碍:权威思维障碍、书呆子、从众、依循、自我中心思维障碍

6)创造力的培养概括为:凡事质疑、扩张思考的广度和宽度、右脑思考法、灵感思考法、互动思考法

我们要提倡微创新:短期课程的课改,一学期一两节课,小步子快跑,从量少开始改,打个比方,锻炼一下子想达到效果很难,那就可以从每天50个仰卧起坐开始。

七、潜能的挖掘。老师分析了潜能激活的因素分析;观念创新与创新的本质和技法;左、右脑人才的特点和不同优势;以及创造力的障碍以及培养与开发。

1)潜能是蕴含在一个心智健全的社会人的智能仓库中的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智慧总和。

2)潜能的三个特点是潜藏性、现实性(人人都有)、可开发性。

3)潜能激活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岗位配置机制(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有可能是最好的。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主要表现在特长方面的竞争)、长板原理、以及良好的心态(期待效应、减少自卑感、逆向思维)。

4)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操作能力、创造力、思维-核心);情商(团队、合作、交流、借力),性格造就未来,情商影响成败,而高情商的主要标志就是与你呆在一起感到舒服,因为你心里有别人。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三、学习体会

做一名好教师应具备以下素养。

第一、做一名有信念、有追求专业精神的信仰、有意志、有毅力、有勇气(挫折意识和抗挫折培养)与韧性的人民教师;

第二、婚姻和爱情一致,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工作与兴趣一致,是人生最大的幸运之一,把教学事业作为自己的爱好,愉快高效地做好教育工作;

第三、读书就是长久的备课,读书就是高级的美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于“坚持锻炼和养成阅读的习惯”;

第四、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和科研应同步进行。

  

分享到: